2025年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章节检测参考答案
1.(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
A.2018年3月
B.2015年9月
C.2015年3月
D.2018年9月
参考答案:A
2.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 )”。
A.增强经济联系
B.增强文化认同
C.增强政治互信
D.增强地域融合
参考答案:B
3.( )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也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内部各族群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
A.文字
B.音乐
C.绘画
D.舞蹈
参考答案:A
4.汉武帝时,( )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多国建立联系,开辟丝绸之路,史称“凿空”。
A.卫青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参考答案:B
5.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古代中国自秦汉以后首次出现较长时间割据对峙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 )次大规模、长时段的族群融合时期。
A.一
B.二
C.三
D.四
参考答案:B
6.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 )的高度认同。
A.伟大祖国
B.中华民族
C.中华文化
D.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 B C D
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 )共同体理念。
A.休戚与共
B.荣辱与共
C.生死与共
D.命运与共
参考答案:ABCD
8.西周、春秋时期。此时黄河、长江中下游各人群间,出现共同的族号( )以及共同的祖源(黄帝)。
A.华
B.夏
C.华夏或中国
D.中原
参考答案:ABC
9.秦朝建立( )的国家治理体系,汉朝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国家文化形态。
A.书同文
B.车同轨
C.量同衡
D.行同伦
参考答案:ABCD
10.曹魏统一北方后,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和经营,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 )
A.重置戊己校尉
B.设立西域长史
C.推行屯田政策,发展农业生产
D.立西域都护府,统管西域事务
参考答案:AB
1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参考答案:正确
12.随着工业、制陶技术的发展,人口激增,定居聚落产生,为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孕育准备了条件。
参考答案:错误
13.春秋时期的列国兼并,阻碍了族群融合。
参考答案:错误
14.秦汉建立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奠定了大一统的制度基础。
参考答案:正确
15.中原王朝赐予胡人首领爵位、封号等方式,也被当时的胡人政权所承袭,这充分显示了内迁胡人对中原政治制度的认同。
参考答案:正确